星期一, 12月 04, 2023

《進修》向台灣欒樹學習身體的智慧 & 目錄列表(114.03.23 更新)

這個問題其實困擾我很久了。

自從跟樹木溝通之後,我的身體其實有變好,已經不會再因為腦袋運轉劇烈而感到常常需要睡眠。

但身體依然常有疼痛問題,尤其是小腿肚、肩頸、後腰,常常因為姿勢不對(主要應該是肌肉量下滑),而有痠痛或不舒服。

山黃麻是生命之樹,祂讓我明白一個重要的道理:人身體的病痛往往是觀念所致,要跟病痛說再見,人要先改變價值觀。

山黃麻能夠讓我意識到我有「注意到」的問題該如何透過思想解決,然而那些沒注意到的,也就是所謂的盲區,不一定能透自我覺察來消除。

這也就是我明明知道台灣欒樹能教導我們明白「身體的智慧」卻撐了三年才找尋祂指導的原因,因為我終於正視到我對身體的自我覺察是真的不太夠。

我是這樣開頭請求祂的教導的:「親愛的象神,我想要透過你的教導,調整我的身體直到完全的健康,我想明白你所知道的一切,請全部告訴我吧,我想明白全部。」

有閱讀前面文章的朋友應該會知道,我能看到的畫面,其實是樹木運用我的想像力,在我的眉心(第三眼)架構出來的幻境,這個幻境比起對話更能讓我明白內容,同時記憶得更清晰,所以重點不再於我看到了什麼(每個人會因價值觀不同而看到不一樣的主觀畫面),而在於本質上樹想傳達給我的內容。

我先是看見一個男人被象神吊起來,而祂的身後還有無數個這樣被吊起來的人。

象神一邊剝除男人的皮,一邊說道:「我將會讓你明白,身體是由不同種類能量組成,合在一起便形成身體。」

被剝皮的男人底下並不是血肉模糊,而是炙熱的白光。

「之後你會明白身體是光。」


接著這些吊起來的男人們被排排在象神的寶座身後,祂翹著腳睥睨地看著我,說道:「你要答應我,在與我交流的這段期間,你不能去找其他樹,接受其指導。」


「好的。」

這點在之前企圖獲取樹木真名的旅程中,都是這樣被要求的。從這點就可以看出,樹木多麼重視承諾和決心。


「那麼你先回家吧,現在還不是時候,晚上再來找我。」

「大概幾點會比較好呢?」

祂用一種「你大概不會準時」的眼神看著我(但我那時候還不知道),猶豫了一下,說道:「大概晚上七點就可以了。」

「沒問題!」

當然有問題啊哈哈哈,可想而知我又遲到了,而且是過了七點才想起來。

當我匆匆趕去找祂的時候,還想說下次乾脆約原住民時間算了。


其實早上的時候看到這樣的畫面有點嚇到,因為我一直認識的台灣欒樹雖然講話超不客氣,但不會像這樣個性像濕婆,展現傲氣和隨意傷人的形象。

但後來想想,我根本不應該期待我該看見什麼,而且之前更獵奇的都看過了,到底還有哪裡不能接受?反正又沒有人受傷。

於是我帶著「等下不管看到什麼全部都能接受」的心情找他。

在連結之前,我感覺到很開心,總覺得跟台灣欒樹學習是件很好玩的事情,我真的迫不及待了。

「抱歉我遲到了,現在還能尋求你的教導嗎?」

祂完全懶得回我,讓我直接連結並看到畫面。
一開始,我看見象神很用力的用長棒槌擠一個東西──那是一個人類被塞在看起來大小僅10升,材質像塑膠的套筒裡面。而祂正很認真地想要讓已經被擠到支離破碎的人體從套筒裡出來。

(人體有點像是快樂輪子這個遊戲,那種無機質的感覺)


我看著這一切,頓時感慨想像力真是無邊無際……。


沒幾下,人體啵!一聲從套筒底下出來,沒有骨頭的人體被拉得長長的,頭連接著脖子,消化道連結著肺部、心臟、胃、然後是通直的腸子,最後才是雙腳,整個人體像是條毛線,從頭連到尾卻看起來如此支離破碎。



「第一課從頭腦開始。」



祂將男人的腦殼打開,甩動頭腦,我看見大腦變得像是跳繩一般由小腦左右合起連結成一個圓。

「頭腦主要用作情緒表達,從左到右,由胼胝體相連,是與外界互動的管道。」

(祂說的胼胝體是我們認知的小腦,也就是雖然小腦相連在一起,傳輸的管道卻是最遠的距離。)


接著祂讓我看到心臟跳動的畫面。

「而心臟主安全和個人展現。心臟會守護這個身體的安全,提供直覺,保證身體安全無虞。所以不要太累,當心臟變弱的時候,會比較不容易避開危險。」

難怪我比較累的時候常敲到腳。

「既然頭腦主情緒表達,那麼就有一個方針,不要壓抑,壓抑會使頭腦生病。」

我看見腦袋膨脹的情緒能量無所宣洩,這樣的壓力順著血流到人體各處,最後在身體某處累積變成病痛的來源。

「那就是要多表達囉?」我問。

「還有一點,」

象神讓我看見頭腦膨脹的情緒能量趨於平緩,變成穩定的小波動。

「如果情緒變得比較和緩,也能夠保護頭腦。」


「比如說…..來,他做錯了一件事情,你來譴責他。」

象神創造了一個跪在我面前哭泣的蘿蔔頭。

他都哭了我罵他要幹嘛?


「如果我選擇原諒呢?」

我抱著蘿蔔頭一起面向祂。

「那你就能保留能量。」

「保留能量能做什麼呢?」

「如果你能夠把能量保留,那麼你就有多餘的能量思考極致。」


「原來如此。」

把情緒表達的需求變低,就有能量能思考其他事情。


「那頭腦的能量耗費較多,會對心臟造成影響嗎?」

「心臟將一切能量平等地送出,所以屆時頭腦的能量變低,但心臟還不累,所以有時候就會造成心臟好像很大聲的情況(心悸)。」

「原來如此。」

眼看我好像沒問題了,祂說:「給你一個練習,嘗試拿掉你的一個習慣,看看看你是怎麼拿掉的,幫助你看到自己的制約。」


「好的,今天謝謝祢。」

於是乎我選擇改掉一直看手機的壞毛病,下一篇再來講述我學到的事情。


題外話,我認真覺得跟台灣欒樹說話好適合練習不淨觀,大家會這麼認為嗎?

🐾🐾🐾《台灣欒樹進修》系列連結傳送門🐾🐾

第一篇 向台灣欒樹學習身體的智慧
第二篇 慎選你的語言
第三篇 心臟是身體的主人
第四篇 肺部是教養的體現
第五篇 骨骼與累世的資量
第六篇 深入骨髓的時間
第七篇 身體裡的河流
第八篇 身體的血液總司令 (上) (下)
第九篇 腸能納萬物
第十篇 胃——敏感的消化前線
-New



相關文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