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9月 15, 2023

樹人部落的交易系統

 這兩天參加花蓮有機青年高峰會,收穫滿多的。同時間也在幫卡牌的製作蒐集資料,覺得這兩天過得很有意義。

發現即時翻譯和講者聲音同時出現,會讓我好難專注,整天下來再聽到大的聲音就會很受不了。

也許是因為一直放空的關係吧!這兩天想起特別多關於樹人部落遭遇戰爭的細節,然後才發現不是所有部落都不用金錢交易耶,覺得好像該紀錄一下。

所以今天想分享樹人部落的交易系統。


在樹人部落裡,每個人的工作是用來換取生活所需的必要勞動。一個人的勞動多優質、多必要,就決定這個人在部落裡會過得多舒適。

在部落裡成為戰士決定男人能否結婚(女人沒有相關規定,只要月經來之後都可以),而擁有工作,以及能將工作做到多好,則攸關生存。

樹人部落的交易系統可以分為四個層面:委託系統、分享多餘、物換物、人情回饋,以下依序舉範例,但其實整個系統是密不可分並且難以獨立說明的。


一、委託系統


樹人部落仰賴委託做事的程度難以想像,比如說,農夫會依照委託所需的小麥計算來年的耕種面積,如果超過原有耕地面積或是農夫難以負荷,就會請委託人一起開墾。通常委託人不會拒絕,因為這攸關於農夫是否會繼續答應委託。

最常委託種小麥的大多是婦女,不過後來釀酒的需求有漸漸上升。

鍛造師和刺青師是部落裡地位僅此於族長的職業,甚至在必要時期可以擁有戰爭豁免權。

樹人部落不產礦,全部都是透過外界交易取得。

因為樹人部落不用錢,與外界聯繫的金錢都是由族長統一管理。

與鍛造師往來密切的是吟遊歌者們。吟遊歌者會賺取外出旅費,同時透過賣唱來賺取金錢,部落最大交易的金額都是用在以金錢購買金屬礦,或是用物品與其他部落交易礦源。

但是價格賣最好的還是樹人部落的女人們所縫製的手工衣服,可以說樹人部落有很大一部分的金源是靠女人們撐起來的。

------更新告知------------------------------

我還是把鐵礦改成金屬礦好了,這不是我當時的專業,怕寫錯(@_@;) 

------------------------------------------------

吟遊歌者除了唱歌傳播真理(順便壯大部落人口),同時也是部落蒐集外界情報、帶來新知和娛樂故事的職業。

有些族人甚至會用物品委託來換取新的故事。

因為吟遊歌者勞動的重要性,舉凡衣服縫補、製作,上課食物的提供及鞋子的委託,全部都由女人屋的女人們負責,因為這些都是過程中的消耗品。

(如果不知道女人屋的故事,請洽報時的女人們連結。)



二、分享多餘


部落有一個地方被我們戲稱為「酒館」的地方,但其實只是個男人們中午休息及分享八卦的臨時建築。

(別誤會,女人們不在這裡休息只是單純因為太臭了,沒有歧視性別的意思)

「酒館」的建立有個故事,我想這能充分展現樹人部落的合作精神。

原本只是一個木工在廣場邊放了一個長木頭用來臨時休息。

後來因為太熱,這些常休息的人要來布料和廢木頭搭了臨時的棚子,然後又一不做二不休地搭了一個有屋頂的木頭涼亭。

接著開始有女人要求建立一個架子,用來放置家裡做太多吃不完的食物,慢慢的開始有人會固定提供自釀的水果酒和茶水。

接著架子愈蓋愈多,這裡就變成一個小交易所,族人們會在這裡放置多的東西,甚至會指定交易的物件,用來換取需要的物品。

對樹人部落的人來說,收到東西給與回饋是種尊重,同時也是對技藝的讚賞。因此僅管只是多餘的東西,只要好吃好用,都會會獲得族人的回禮,而這能帶來莫大的成就感。

白嫖的人會被記得,樹人部落的人都很八卦(尤其是男人們),而「酒館」也是八卦的集散地。

至於「酒館」的進化史,我記得最後發展成一個有躺椅、小吧台和一個儲藏隔間(用來放酒和乾貨)的涼亭。總歸來說部落的人腦洞真的很大啊。



三、物換物、人情回饋


上個層面講到「酒館」最後成為一個小交易所,這讓部落以物換物的交易變得更便利了。

以前只能夠找指定的人,現在多了一個隨機的選項。

部落裡換物有兩個回饋方式,物品或是人情。

每個家庭的門上都有個記號,是地址也是家徽,在男人擁有刺青和女人結婚之後,會拿到五個用金屬或木頭製成的家徽,所以一個家庭最少會有10個。

如果需要多幾個用,只要跟鍛造師或是木匠委託就可以了。委託方法是跟鍛造師說,或是拿著找好的木頭跟木匠指定說要幾個(基本上金屬的比較耐用,但要等比較久,因為很少會有廢料)。

這些是人情牌,用來還人情債的。比如在「酒館」一個男人覺得提供的水果酒很好喝,但暫時想不到該給什麼,就能把家徽掛在繩子上放在酒罈旁,表示隨時恭候差遣。

找人的時候把手上的家徽和門上的做比對就行了。

而物換物就更簡單了,比如牛至根換麵粉、用酒換屋頂更新、用獵物換愛情(?)等等,只要雙方覺得對等都可以換。

不過當然也是會有紛爭。

「酒館」有個固定會提供水果酒的婦人,會在提供酒的時候順便拿回饋。

這筆生意本來只有一個人做,後來有個未婚的女孩因為喜歡釀酒,也加入這個行列。

一開始的時候不是很順利,酒釀消耗的速度很慢,回饋也給得不多。

但這女孩貴在問人,她會問使用者的意見,也跑去問原本提供水果酒的婦人,該怎麼精進釀酒的品質。

後來有一陣子,她的酒變成「酒館」的熱銷產品。

但漸漸的,女孩釀的酒又變成乏人問津的狀態,過一陣子她才發現自己的酒有什麼問題。

有人在酒裡放了會苦的作物,然後放的人就是當初指導她釀酒的婦人。

這件事最後交給當時的族長調停處理。在知道婦人是因為回饋變少感到焦慮,想要把女孩弄走後,事情就好辦了。

最後兩個人決定一起合作釀酒,然後把提供的時間錯開,如此一來,男人們就能一直喝到不斷精進風味的酒了,可喜可賀。

從這段相信大家也可以看出,在部落裡會做什麼工作,都是由自己去發起決定的。

想要學什麼固有的技藝,可以透過委託去學習,慢慢發展自己的長才。

那會不會有人濫用人情牌,還不出來呢?

這時候就會想到傑洛,實在不是故意要糗他,只是恢復記憶的時間裡,只有他的例子比較經典。

離開歌者的系統後,傑洛在發展自己技藝的過程並不順利,因為這樣在結婚之後常常到「酒館」買醉麻痺自己,不過因為沒有東西可以換,只能用人情牌。

還好傑洛的老婆是個堅毅能幹的女性,光靠她一個人就把人情債全還了,還能賺取足夠過冬的存糧。

為了不要讓傑洛繼續增加家裡的債務,她還跑去學怎麼釀酒,簡直是十項全能了。

(但傑洛到死都沒有發現自己是個藝術家,誰想得到呢?並不是他真的沒用,只是沒有一個工作適合他。)

如果還不出來導致人情破產、信用破產,這會讓家庭在部落裡被族人孤立,導致生存困難,而不得不出動族長調停。

還好那個時候並沒有實際出現這種情況。

一不小心就寫了以「酒館」為中心的故事了哈哈哈。

再多舉一個例子好了~

另一個會出現人情債的機會是結婚的時候。

建造一個家需要仰賴眾人完成。舉凡蒐集木頭、砍伐、造爐,以及規劃流經房子的水路等,準備期往往需要半年的時間(可能會更長,要看當年度有多少新人而定),當家建立好後,照慣例新人會需要給幫忙建造房子所有人謝禮。

這是新人練習還人情債的開始,也是跟部落緊密連結、認識其他人的開始。

這就是樹人部落如此重視技藝的原因,因為沒能力就無法生存,也沒辦法成為有貢獻的人。附帶一提,對部落沒有貢獻(刺青)的都會被視為小孩,無論幾歲,因為這代表他必須要給別人養,沒有獨立謀生的能力。

這也是當時凱為何這麼這麼急著想要有刺青的原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