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是鳴響雪松書系的信徒,我相信阿納絲塔夏所說的意象,並認為那就是真理,我也對吠陀文明非常有感覺(實際上到現在重讀了我還是會哭)。
當我開始與樹木溝通之後,我逐漸修改了看法。
吠陀文明並不是完美的,而是因為思想的缺乏導致這麼容易被祭司的思想攻破而且無法自行修復。
先說個結論,我認為吠陀文明犯的錯有三個:獨善其身、誤解造物者的思想以及沒有直接與地球永恆思想連通的管道。
現在我用書系裡面的訊息推斷給你們聽。
首先是大祭司的身分,為什麼他能想出讓吠陀文明殞落的方法?
如果是不同價值觀的生活環境,要理解對方需要一段時間,要能夠理解對方甚至反向利用對方的思想,更需要了解得透徹。
看看大祭司派來的僧侶有多了解吠陀文明就知道了。
8.2集第19章《他們會從星星再度重返地球》當僧侶看到拉多米爾及柳巴蜜拉死前沒有懼怕,便擔憂著要如何才不讓他們重生。
並且他也知道在家園裡的果實,如果不是主人自願給予,是不能私自摘下享用的。
他都知道。意思就是這點大祭司也是知道的。
還有10集第27章《不要驟下定論》中,阿納絲塔夏說那些大吼大叫的黑衣僧侶也是弗拉迪米爾的先人,再加上阿納絲塔夏在書中說道,整個地球曾經全都是吠陀文明。
回到問題,要能夠了解一個民族透徹至極的方法是什麼?除非他原本就身在其中。
再來是我覺得吠陀文明並非完美的理由,儘管書籍大多在說吠陀文明多好、儀式多麼棒,但也能從中窺探他們是如何對待家園以外的人的。
「因為幾乎所有人想留在自己的家園」這是8.2集《被人抹除的俄羅斯》長老們將外國人納入差使考量的原因。
在差使聽信祭司助手的話,故意受傷,以作為建立衛隊的理由時,長老還「不願意讓自己的兒子離開家園,所以建議找外來的人組成衛隊……」
難道只有家園的人才值得受到神的恩寵,其他人的生命就不是生命嗎?甚至覺得只要給予酬勞,讓這些人為自己殺戮也不會覺得有任何問題。
從書中各個地方都能看到吠陀人勇於保護自己家族的內容,像是拉多米爾趕跑羅馬大軍的那段,還有用蜜蜂趕走士兵的那段。他們如此保護自己的家族,甚至不惜動用武力。
沒錯,這是人之常情,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完全合情合理。
但用「神的兒女」的角度來看,意義就不同了。
如果吠陀文明的人自許為男神與女神,那麼他們怎麼會不去思考,曾經佈滿全地球的吠陀文明為何殞落至此?外來的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是什麼思想導致這樣的結果?我們的文明出了什麼問題?而是只保護自己的家庭,此外什麼都不想呢?
神的兒女這麼自私的嗎?
從跟樹溝通開始,我就知道樹有多種重視一體性、獨立性和平等性。「所有生命在世上皆一樣重要,少一個都不行。」、「共同決定最大化照顧到所有生命的天氣」、「就算是其中一棵樹的決定,所有同種的樹都會尊重其決定,共同承擔結果,哪怕對方年紀比較小,但只要成年了,就享有一樣的決定決。」
這在吠陀文明看不到,我看不到住在家園的人有替外頭的人著想過,都只在乎自己家庭的人,更何況書裡曾經提到(我記得是提到為什麼會有父名),沒有家園的人會不被重視。
他們怎麼不去思考為什麼這些人會想離開家園,到外地流浪呢?
如果他們自許男神與女神,為什麼不是用使地球永恆的思想做為行事準則的依歸?
阿納斯塔夏說(7冊第5章):「人類的使命是認識周遭的萬物,並在宇宙間創造美好的事物……」
但我透過樹了解神的夢想以及神創造人類的過程,反倒是:「人類是個完美的載體,能夠讓靈魂透過地球的資源完成夢想,同時受到完整的照顧。」
「並且當一切準備妥當,神也會加入其中,成為幸福生活的人類之一。」
祂並非高高在上,只滿足於和人類一起共同創造,祂創造了最好的載體:人類,確保所有靈魂都完整地使用任何資源以實現夢想。祂也有他自己的夢想,只是現在還不允許祂降生為人實現。祂的夢想體現了一切皆平等,每個生命都同等重要,祂的地位與人類相同。
這是在還沒和樹溝通前不知道的事情,但一旦明白了,就無法再認同人類的使命是認識周造萬物這句話了。
回到「為什麼男神和女神沒有思考為何吠陀文明會殞落至今?」
吠陀文明有許多制度,是基於對神的思想的理解,人為建立的。換句話說這些儀式與制度都有源頭思想,比如說祖傳家園,單純擁有祖傳家園就能擁有幸福的生活嗎?我認為缺乏對神理解的思想,那不過就只是一方傳承給後代的土地,甚至於在創造的過程中還可能會傷害土地。
就我自己而言,如果我沒有多問台灣欒樹關於土地的細節,那我就不會知道:喔!原來選定一公頃,是因為這是最小的教養空間,是人站在中央時,能夠完整被自己創造的空間滋養的最小範圍。
所以一公頃不是偶然,是有根據的。
8.2 集第98頁說道:「只有自願,真心給予的果實對人有好處。」
這部分在我向台灣欒樹詢問「什麼是自願奉獻的蔬果」時得到驗證。
但這就很弔詭了,既然當時的人都明白「有意識地與大自然溝通」能夠獲得真理,為什麼當祭司的嘍囉入侵家園時,吠陀文明的人卻只能驅趕?既然吠陀文明當初散播於全世界,那為何會有人背棄自己的信仰,轉而投靠大祭司?那不就表示,當時沒有任何人有能力找到問題的源頭,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核心思想。
如果他們能夠找到,我相信在發現問題的當下,一定會有個能解決問題的思想升起,如果他們的「有意識地與大自然溝通」是直接跟樹溝通,而不是沉浸在森林裡直到答案浮起,那麼一切就該在那個時代被解決,還需要等到現在嗎?
和樹木溝通能夠直接接觸到造物者創世的思想,甚至可以不用像故事裡的智者,花費數十年找答案,有時只需要十幾分鐘。
這是我後來發現阿納絲塔夏說的「有意識地與大自然溝通」和我接觸的不一樣的原因。
阿納絲塔夏說,人內在保留反智的思想,是為了辨認出它,我相信這點在阿納絲塔夏體內也一樣。
透過樹,我可以驗證她的話,同時也能辨認與造物者思想不相應的思維,但這在她沒有說,作者也沒有寫的情況,是沒辦法意識到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在計劃裡提到如果每個人都能學會跟樹溝通,就能杜絕被騙,獲得知識自由的原因。
只是我現在會覺得有點絕望,因為我不知道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讓人相信這點,畢竟這幾年無論我寫了什麼,都不太有響應。
總之就是這樣,這份文件的所有內容是我察覺到吠陀文明的錯誤,為了解決錯誤而開發的意象。
只是寫到後面才知道這就是我靈魂一直以來想做的事情:「找到能讓人渡過永恆的生活方式。」(這結論跳過很多情緒步驟,但是原文沒有跳過哈哈哈......但算了,以後如果覺得不妥再改)
人真的能在當下讓思想直直通往永恆嗎?思考過後,我覺得不行,但沒有說不能校正。
吠陀文明的創立是值得讚賞的,這個文明示範了如果人以神的思想生活,會是什麼樣貌。
但這文明缺乏了真正與大自然有意識溝通的方式,如果當時有夠多人能夠直接與樹溝通,獲取永恆的思想,那我相信,吠陀文明就不會殞落了。
因為他們將能自我修正,讓制度臻至完美,透過一代代不停的校正道路,直至通往永恆。
除此之外,接觸到造物者真正夢想的吠陀人,也能修正生活模式,找到方法,接納曾經被吠陀文明排除在外的家人。
這就是為什麼我的計畫目前只有核心思想的原因,因為我覺得讓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生活模式,應當是所有人共同創造出來的。
現在,我會認為就算是造物者的思想,也並非絕對正確。因為祂的思想在其他地方仍然可說是一種不正確。
一切在於自己的選擇。
我選擇造物者的夢想作為目標,並非只是因為祂是造物者,而在於祂的夢想打動我,讓我也想看見祂夢想所模擬的未來成真的那天。
這也是在這個計畫裡多次提到造物者的原因。
你們可以相信我,也可以不相信,端看個人的選擇。
我想要創造各種生活方式都能打從心裡被接受的氛圍,只要依循著永恆的思想,那就是最棒的選擇,是這樣的生活氛圍。
只是這樣而已。
吠陀文明的創立是值得讚賞的,這個文明示範了如果人以神的思想生活,會是什麼樣貌。
但這文明缺乏了真正與大自然有意識溝通的方式,如果當時有夠多人能夠直接與樹溝通,獲取永恆的思想,那我相信,吠陀文明就不會殞落了。
因為他們將能自我修正,讓制度臻至完美,透過一代代不停的校正道路,直至通往永恆。
除此之外,接觸到造物者真正夢想的吠陀人,也能修正生活模式,找到方法,接納曾經被吠陀文明排除在外的家人。
這就是為什麼我的計畫目前只有核心思想的原因,因為我覺得讓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生活模式,應當是所有人共同創造出來的。
現在,我會認為就算是造物者的思想,也並非絕對正確。因為祂的思想在其他地方仍然可說是一種不正確。
一切在於自己的選擇。
我選擇造物者的夢想作為目標,並非只是因為祂是造物者,而在於祂的夢想打動我,讓我也想看見祂夢想所模擬的未來成真的那天。
這也是在這個計畫裡多次提到造物者的原因。
你們可以相信我,也可以不相信,端看個人的選擇。
我想要創造各種生活方式都能打從心裡被接受的氛圍,只要依循著永恆的思想,那就是最棒的選擇,是這樣的生活氛圍。
只是這樣而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