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們沒看錯,一定會有人覺得奇怪,一年快過完了才寫這個?
事實上,今年度的天氣概況我在 3 月的時候就已經問過印度橡膠樹了。補充一下,印度橡膠樹身為「空間竊聽者」祂的感知範圍(一棵樹)是十萬公尺,大約是從中壢到台中的距離,祂並非靠自己向我推測明年天氣,而是彙整樹木們的資訊,因此距離愈遠會愈不準,因為彙整不到,也沒必要(樹本人用不到)。
祂的工作當然不是彙整天氣,只是幫我這麼做的,所以這是祂自願接受的委託,感謝印度橡膠樹。
好的,以下直接貼上當時我得知的內容:
是的,你們沒看錯,一定會有人覺得奇怪,一年快過完了才寫這個?
事實上,今年度的天氣概況我在 3 月的時候就已經問過印度橡膠樹了。補充一下,印度橡膠樹身為「空間竊聽者」祂的感知範圍(一棵樹)是十萬公尺,大約是從中壢到台中的距離,祂並非靠自己向我推測明年天氣,而是彙整樹木們的資訊,因此距離愈遠會愈不準,因為彙整不到,也沒必要(樹本人用不到)。
祂的工作當然不是彙整天氣,只是幫我這麼做的,所以這是祂自願接受的委託,感謝印度橡膠樹。
好的,以下直接貼上當時我得知的內容:
「你想讓孩子變得跟你一樣。」我幾乎是用肯定句回答祂。
「孩子不只能變得跟我一樣,還能變得更完美。」造物者說道。
《地球是"祢"的家》截自——
在意象時期,人們共同創造一直失敗,是因為沒有找到一個共同願意選擇的目標。
世界上所有人的願望都無法完成所有人個人的願望,所以這些小的共同的願望無法擴及全體。
因為他們在夢想時,沒有想著要讓所有人幸福。
所有人包含深陷在錯誤的人、不被社會理解的人、體制外的弱者 以及 你討厭的對象。
現在我要說出所有未來出現的「共同的願望」應該具備的條件。
共同的願望不會妨礙自由意志、個人目標以及整體建設的完成,但它的確是個指標,遵循願望能使所有生命存續至永恆。
所以能成為共同願望的,必為朝向永恆的指針。
共同的願望由一個又一個瑰寶的定命接續串聯而成,攜手引導所有生命走上永恆且永續的道路。
看得出來嗎?這是宛如碎形結構般的共同創造。
交易模式的內容其實有兩個層面:地球內部的交易模式,以及地球外至宇宙之外的模式,由於地球之外的模式很久以後才會用到,等到適當的時機再來發布,以下先簡述交易模式的重點。
重點:
A. 核心思想:共途
B. 原則:神馳(Flow)、傾注、平等、有需求才有供給
a. 神馳:使靈魂發光的工作,必與志趣同。做上那個能使你進入心流的工作,不僅限一種。
b. 傾注: 供給彼此所需,如同土地無條件供給我們那般。合作完成使所有生命受益的行動,以共同願望作為行事準則。
c. 平等: 所有具有靈魂的生命在世上皆有不可取代的價值,故須保障其續存,人、物皆然。
d. 有需求才有供給: 供給資源唯一的目的,便是項目的完成。
C. 共同的目標:保障所有生命存續的自由
將保障所有生命的存續作為共同目標並無壞處,這點在第三個準則已經說明過了。維持環境的永恆能使人們在發展長才時得到完整的營養與健康。
這也是目前地球上的生命(撇除人類)遵循的準則。
D. 交易方式:接單制
細節詳述:
將符合靈魂願望的技藝作為工作的人,是整個交易系統的核心。至於要如何找到這份工作?在下一篇關於教育系統的文章裡會多做說明。
符合靈魂願望的技藝會有幾個特徵:
1. 就算不休息也不會感到厭煩或逃避,反而會花很多時間繼續精進與延伸,它就是你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 你能夠獨自產出,而別人跟不上你的速度,換句話說,在這個領域裡頭,你是天才。
不休息也不會感到厭煩,這聽起來很奇怪吧?但如果用別的方式說明應該能明白。
一個熱衷於料理研發的人。
一個只要開始疊磚就停不下來的人。
一個能沉溺在齒輪海裡,聆聽機械聲的人。
一個熱衷於思考問題如何解決的人。
一個熱衷於養出優異作物的人。
一個熱衷於和人連結並串聯需求的人。
而我呢,只要能夠知道一點造物者藏在樹裡頭的知識,解開地球的符碼,花再多時間也可以,不用放假也沒關係,這些知識本身,就是使我快樂的多巴胺。
你喜歡的別人不一定喜歡,你沉溺的必與瑰寶的願望有關。這就是不用金錢的交易模式最重要的基礎,少了這些神馳者,模式無法開展與持續。
然而並非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好,因為永恆的願望,必與所有生命有關,因此還有一項特徵:
3. 這份工作對其他人有好處。
就像我在真實社群的模型 提到的,這是以地球的秩序為模型提出的概念,地球上的生命走在同一個路途,各自將所長發揮到極致,做著自己擅長的事情,同時能幫助到全世界。
傾注是交易模式的第二項特點。
我們生活所需的一切,無一不來自地球,同樣的道理,我們生活周遭所使用的物品,無一不來自他人的傾注。我們先是成為被照顧者﹐將傾注於我們的資源轉換成成長的養料,接著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先不論現代社會相較於畸形的過程)。
接著就要提到為什麼不用金錢的交易模式是接單制的。
擁有長才的人在這個社會裡是被需求的,但不是選擇了工作就要做到死,而是有多少需求就做多少事,有需求的人互相合作以完成彼此所需的內容,其中,天才是核心的養料。
請讓我舉幾個我已經想到的例子給大家參考。
現代的農夫是自己選好要種什麼,再賣給消費者,在無需金錢的交易模式裡,農夫種植的內容與需求者有關。
比如說有一群人,需要「擁有能足夠吃上一年又一年的蔬果」,為了完成這個項目,他們找到了願意合作的農夫。
農夫個人的種植經驗、意願放在中心位置,所有需求者先提出需求作物以及預估需求量(比如每月生產多少可足夠供給每個需求的家庭),若無土地,就共同找尋,直到找到適合的。若農夫需要居所,就共同協力打造,找建材、建築師,製作家具、寢具等等,依照農夫的需求完備,這樣的目的是為了打造能讓農夫沒有任何煩惱地生活環境,以全力支持項目完成。
一切準備就緒時,依照農夫發派的任務,將土地建構成能完成項目的模樣,並且農夫能依照自己的需求,向需求者請求勞力與生活上的協助,這樣互動的最終成果,就是「一年年無缺的食材供給」。
同時謹遵第三準則:維持土地的永續與永恆。能完成項目的土地模樣,同時也能保證土地的永恆與永續,照顧當地的野生動物族群以支持瑰寶們的夢想。
需求者不只是提出需求,也在這個過程中思考能夠幫助農夫什麼,讓農夫不會因為遭遇困難而分心,在這個項目裡,農夫是這片土地的主要管理者,需求者是協助者,同時也是自身技藝的探索者與實踐者,合作項目會因為整體合作的對象工作性質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創造模式,比如說需求者中有藥草師,就能利用農夫種植的植物,完整農夫與其他需求者的生理健康。或是需求者中有木作的天才,而他也會寫程式,就能利用木作創造動力式機械,協助所有需求者改善環境。
整體而言,這個項目的需求者能力愈多樣,愈能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完成項目所需的條件。
在需求者鼎力幫助下,農夫擁有多餘的時間,就能夠做更多有利於農事的事情,比如:研發使作物無須管理便能自己長大的方法、找到同時兼顧地景與產量的種植順序、找到能利用野生動物的習性協助收成的方法。
在這個例子裡,其他人樂得輕鬆,把農事交給農夫研究,而農夫也能因為他人的幫助,專注地進行研究。
如果把「擁有能足夠吃上一年又一年的蔬果」當作核心項目,需求者們運用彼此的能力(建築、藥草、資材的蒐集)在周圍建立居所,仰賴農夫的辛勞發展自己的長才,一個小型的生態村就完成了。
當然還有其他合作的例子,比如仰賴農夫的知識,先建造一個農園,接著由農夫指導其他人建立自己的小菜園。
他們不必學習新知,一切由農夫傳遞,菜園有什麼問題都能問農夫,而為了仰賴農夫腦內的知識,需求者要讓農夫衣食無虞,好讓他能專注於此。
比如為農夫提供縫製好的衣服、農具的製作與維修等等生存需要的東西。
飲食無虞了,才有餘力發展其他的項目,因此在不需要金錢的交易模式裡,農夫會是最熱門的合作對象(尤其是知道怎麼產出高品質蔬果的),因為沒有人不需要食物。
再舉個例子。
一位吉他手深知自己的職業無法直接對人有益處,他決定組織團隊將從樹木那得到的永恆知識變成歌舞劇,傳遞給所有人。
他將項目放到網路上,對這個項目有興趣的人開始集結,音樂人、編劇、提供樂器的、提供場地的、協助宣傳的、編舞的、合音的、臨時演員,以及為所有項目的合作夥伴提供餐食的人,所有人為了這項目能夠傳遞的知識努力著。
一場由眾人合合的演出開演了,獲得滿堂彩......
收看演出的人獲得了知識,他們用自己的技藝協助演出的人生活所需,讓他們能夠下一次舉辦,或是到遙遠且需要他們的地方......
運用的方式很多,但切記兩個原則:傾注,以及這項目能夠幫助到更多生命的話,那就去做。
並且不要忘記,所有人都是共同目標的執行者,在這個大項目內,傾注能使彼此獲利的措施,以利發展長才,使生命永存,使所有生命的願望得以實現。
未來可的發展方向:
1. 將現有產業轉化成與共同目標相符的措施
2. 清理環境中的垃圾轉變為可回收的資源
3. 使不同宗教、思想、價值觀的人們,為共同目標努力(這點會在講教育的文章內詳述)
阿納絲塔夏讓我們知道我們正身處於反智的時空,而我的目的,是將其倒反過來。世界上已知的產業不必消失,世界上失敗的文明也不必反對,只要在創造時思考並堅守共同目標,一定能創造出永恆與永續的景致,使曾經的思想以永恆的方式再現,每個人的靈魂將散發光輝,成為自己真正想要的模樣。
這需要所有人認同並共同完成,不用金錢的交易模式,才會變成永恆對所有人有益處的定命。
我現在在做的事情,樹沒辦法幫我,因為這已經超越了祂們的極限,祂們只能記錄,無法開創,當你發現樹無法做任何建議的時候,表示你正在創造一條全新的,通往永恆的路。
在走上自己的路前,樹木們能夠傾注一切幫助你,在那之後,前方並非孤單,因為接下來,你需要開口,邀請所有人幫助你完成這份能幫助所有生命的願望。
所以在這裡,我想做一個小小的實驗。
我在這裡放上QR cord,這是我們為了建設農園開設的Linepay。
如果看完這篇文章的你,覺得內容敘述的項目是值得發展並在世界上誕生的,請傾注資源給我。
我需要資源、機會與生活費,比如合作機會、演講、舉辦活動的場地,而生活費,能夠使我專注地思考倒轉體制所需要的生活模式設計細節(附帶一提,我的生存費一個月大約兩萬,目前是坐吃山空的狀態)。
現在你們還不會收到回報,但等到細節完備,能夠受益的,會是包含你們在內的所有人。
雖然沒有人幫我的話,我也能完成,只是進度會慢很多(因為我要先解決我的生存)。
會不會有人喜歡我的計畫呢?會不會有人幫我呢?我不知道,我只是希望這份我想看到的未來,也是別人會希望看到的。
就這樣而已。
這世界上的植物和菌物能提供生命完整的能量與營養(所有被歸類為肉食動物的物種,其實都有一定程度的植食性,主要原因是攝取幫助消化的菌物或是治療疾病),體內蘊涵所有思想的我們,能以所有思想為食。一個人所需的完整營養,與瑰寶的永恆願望有關,換句話說,使你能量充沛的,必與你有共同來源的思想。
維持地球環境的永恆與永續,其實重要性不在於共同舞台的維護,而在於每個與你有共同組成的生命將被保留,成為使你有完整健康,能夠好好發展技藝的助力,畢竟沒有人知道,此刻滅絕的物種,是不是就是使你獲得完整營養的最後一把鑰匙,除非你倆相遇。
想像一下,
如果再也遇不到與你的靈魂有共同組成的樹,那麼你將無法獲得對你的靈魂大願有益的資訊,而完成不了的願望,也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如果再也遇不到與你的靈魂有共同組成的植物,那麼就永遠無法藉由將其吃下肚、吸取空氣中的花粉,獲得完整的健康。
如果能消化使你擁有完整營養的所有植物的菌物完全滅絕,那你永遠都會對適合滋養你靈魂的食物過敏,在完成夢想的路上將舉步艱難。
如果再也遇不到與你靈魂有共同組成的動物,那麼,你將無法透過牠的一舉一動,得到走上靈魂正途的靈感。
親愛的,世界對我們如此重要,完整的世界對我們的重要性尤甚於任何珍貴的寶物。
造物者的夢想是瑰寶,從中誕生的我們何嘗不是最珍貴的寶物?
為永恆的自己保留完整的機會吧!你值得最好的。
每個生命的誕生,皆為確實的、必要的,一個都不能少。生命的瑰寶獨一無二,少了一個都會對世界造成永恆的,不可抹滅的影響,因為該完成的定命未完成,世界會因此止步不前。
地球上的生命相互合作,以生命生活的所有軌跡,共同承擔使地球永遠存在的使命。地球上的生命活動的方式如同心臟搏動,使彼此消長,卻不致滅絕,確保所有生命都能在地球上保有一席之地,同時使環境永不失衡,此為地球生命的共同大願,可稱為「共途」或共同的創造。
共途之理在於平衡,如同潮汐,此消彼長,但同歸一處。
地球上的生命以此道理規劃天氣軌跡、共感與繁衍,可以說是生命存在本身,便是通往永恆的鑰匙。
造物者——祂說可以稱祂為「擁抱」——不是為了彰顯自己的能力創造地球,而是為了往後永恆的世代不必再為了實現永恆的願望尋找適合的舞台。地球能夠承受一切——人類這具載體也是——容納完整的空,並能自主運轉至永恆,不至毀壞。
這幾年和樹木溝通後的成果集結成《邀請靈魂共同創造永恆的未來》。我的目標是讓「家絡」成為一個新生活模式,取代現有的制度。
目前我解決了如果不需要金錢,人們應該如何合作與交易的準則,這準則能夠讓任何生態村與聚落發展出自帶幸福感與積極作為的生活型態。
我將依序呈現準則內容,最後會描述符合準則的交易模式細節。所有的交易模式其實牽涉到生計與自尊,很大一部分牽涉到自我實現,只要掌握核心價值,就能逐漸脫離金錢的桎梏,找回需求與滿足。
科別:大戟科
為落葉性喬木
【意象】追跡與獵殺
【生命任務 &畫面】
旅行途中,在離開樸門大會會場前,被一顆在荒地裡傲然挺立的樹吸引。一開始我以為是克蘭樹,結束溝通之後才確定是蟲屎。由於祂提供了非常生動如電影的畫面解釋祂的生命任務,我決定要借電腦完整描述整個內容。
我原本是佛教徒,但在接觸樹木溝通後,我的信仰觀變得像是基督教或天主教那樣,但還是有些許不同。
我對造物者的感覺是完全的信任。
如果要定義的話,便是所有的生命中,我唯一相信只有造物者沒有傷害我的意圖,而且在祂面前能完全做自己,不必有任何罣礙。
和天主教和基督教不一樣的是,我不覺得造物者能夠拯救我(只有自己能夠拯救自己),而且造物者為我們蒐集並留在地球裡的資訊已經夠用了,只要學會聆聽並開創屬於自己的未來就好。
我認為,祂沒必要聆聽我們的禱告並幫助我們。我偶爾
這篇真的很難寫,在剛得知內容時,便感覺這個主題非常重要。
所以我用謹慎的心情,想要儘可能地將台灣欒樹傳達給我的內容,用淺顯的文字傳達給所有人。
在祂們的觀念裡,消化與地球環境有絕對的正相關。
寫於9/17
最近在檢視跟樹溝通的流程,我花了一點時間練習增加覺知,這是為了到時候跟其他人描述能容易些。我發現要能夠讓樹使用個人的想像力創造畫面,得要先睡飽,讓頭腦的壓力降低才行(也就是消除頭腦風暴)。基礎上只要恢復到醒來能記得夢境的程度就可以了。
台灣欒樹預告接下來是腸道,讓我滿心期待,這次換回原本溝通的台灣欒樹,因為冬眠已經結束了。
每棵樹的風格真的不一樣,《進修》7~ 8 的樹比較溫婉和小媳婦脾氣,動不動就稱讚我好棒,這棵樹就比較直接和冷靜,我喜歡平實一點。
畫面一開始,我看見一隻大象的正面,大象的面容充滿皺紋,眼神像是能看透世間,有種寧靜且神聖的感覺。
牠的左右手各托著一隻跳著踢踏舞的大象,然後牠雙掌輕輕一握,大象化成液體流出手指間隙,像蛇一般移動,變成腸道,變成一個被開腸剖腹的人,人還是依照慣例被造得像無基質的樣態,看起來沒有那麼噁心。
接著象神把頭提起來,單獨露出食道、胃、腸等消化器官。
「消化道其實是一個整體的器官,沒辦法被單獨講解,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繞過嘴、胃等消化道,一直到小腸才跟你說明的原因。這次與其說是小腸,但其實講述的是整個消化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