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讓孩子變得跟你一樣。」我幾乎是用肯定句回答祂。
「孩子不只能變得跟我一樣,還能變得更完美。」造物者說道。
《地球是"祢"的家》截自——
請你們一定要仔細地看完,別跳著看,我在此誠懇地請各位與我共同創造,現在,開始了。
在意象時期,人們共同創造一直失敗,是因為沒有找到一個共同願意選擇的目標。
世界上所有人的願望都無法完成所有人個人的願望,所以這些小的共同的願望無法擴及全體。
因為他們在夢想時,沒有想著要讓所有人幸福。
所有人包含深陷在錯誤的人、不被社會理解的人、體制外的弱者 以及 你討厭的對象。
現在我要說出所有未來出現的「共同的願望」應該具備的條件。
共同的願望不會妨礙自由意志、個人目標以及整體建設的完成,但它的確是個指標,遵循願望能使所有生命存續至永恆。
所以能成為共同願望的,必為朝向永恆的指針。
共同的願望由一個又一個瑰寶的定命接續串聯而成,攜手引導所有生命走上永恆且永續的道路。
看得出來嗎?這是宛如碎形結構般的共同創造。
二、交易模式細節
交易模式的內容其實有兩個層面:地球內部的交易模式,以及地球外至宇宙之外的模式,由於地球之外的模式很久以後才會用到,等到適當的時機再來發布,以下先簡述交易模式的重點。
重點:
A. 核心思想:共途
B. 原則:神馳(Flow)、傾注、平等、有需求才有供給
a. 神馳:使靈魂發光的工作,必與志趣同。做上那個能使你進入心流的工作,不僅限一種。
b. 傾注: 供給彼此所需,如同土地無條件供給我們那般。合作完成使所有生命受益的行動,以共同願望作為行事準則。
c. 平等: 所有具有靈魂的生命在世上皆有不可取代的價值,故須保障其續存,人、物皆然。
d. 有需求才有供給: 供給資源唯一的目的,便是項目的完成。
將保障所有生命的存續作為共同目標並無壞處,這點在第三個準則已經說明過了。維持環境的永恆能使人們在發展長才時得到完整的營養與健康。
D. 交易方式:接單制
細節詳述:
將符合靈魂願望的技藝作為工作的人,是整個交易系統的核心。至於要如何找到這份工作?在下一篇關於教育系統的文章裡會多做說明。
符合靈魂願望的技藝會有幾個特徵:
1. 就算不休息也不會感到厭煩或逃避,反而會花很多時間繼續精進與延伸,它就是你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 你能夠獨自產出,而別人跟不上你的速度,換句話說,在這個領域裡頭,你是天才。
不休息也不會感到厭煩,這聽起來很奇怪吧?但如果用別的方式說明應該能明白。
一個熱衷於料理研發的人。
一個只要開始疊磚就停不下來的人。
一個能沉溺在齒輪海裡,聆聽機械聲的人。
一個熱衷於思考問題如何解決的人。
一個熱衷於養出優異作物的人。
一個熱衷於和人連結並串聯需求的人。
而我呢,只要能夠知道一點造物者藏在樹裡頭的知識,解開地球的符碼,花再多時間也可以,不用放假也沒關係,這些知識本身,就是使我快樂的多巴胺。
你喜歡的別人不一定喜歡,你沉溺的必與瑰寶的願望有關。這就是不用金錢的交易模式最重要的基礎,少了這些神馳者,模式無法開展與持續。
然而並非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好,因為永恆的願望,必與所有生命有關,因此還有一項特徵:
3. 這份工作對其他人有好處。
就像我在真實社群的模型 提到的,這是以地球的秩序為模型提出的概念,地球上的生命走在同一個路途,各自將所長發揮到極致,做著自己擅長的事情,同時能幫助到全世界。
傾注是交易模式的第二項特點。
我們生活所需的一切,無一不來自地球,同樣的道理,我們生活周遭所使用的物品,無一不來自他人的傾注。我們先是成為被照顧者﹐將傾注於我們的資源轉換成成長的養料,接著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先不論現代社會相較於畸形的過程)。
接著就要提到為什麼不用金錢的交易模式是接單制的。
擁有長才的人在這個社會裡是被需求的,但不是選擇了工作就要做到死,而是有多少需求就做多少事,有需求的人互相合作以完成彼此所需的內容,其中,天才是核心的養料。
請讓我舉幾個我已經想到的例子給大家參考。
現代的農夫是自己選好要種什麼,再賣給消費者,在無需金錢的交易模式裡,農夫種植的內容與需求者有關。
比如說有一群人,需要「擁有能足夠吃上一年又一年的蔬果」,為了完成這個項目,他們找到了願意合作的農夫。
農夫個人的種植經驗、意願放在中心位置,所有需求者先提出需求作物以及預估需求量(比如每月生產多少可足夠供給每個需求的家庭),若無土地,就共同找尋,直到找到適合的。若農夫需要居所,就共同協力打造,找建材、建築師,製作家具、寢具等等,依照農夫的需求完備,這樣的目的是為了打造能讓農夫沒有任何煩惱地生活環境,以全力支持項目完成。
一切準備就緒時,依照農夫發派的任務,將土地建構成能完成項目的模樣,並且農夫能依照自己的需求,向需求者請求勞力與生活上的協助,這樣互動的最終成果,就是「一年年無缺的食材供給」。
同時謹遵第三準則:維持土地的永續與永恆。能完成項目的土地模樣,同時也能保證土地的永恆與永續,照顧當地的野生動物族群以支持瑰寶們的夢想。
需求者不只是提出需求,也在這個過程中思考能夠幫助農夫什麼,讓農夫不會因為遭遇困難而分心,在這個項目裡,農夫是這片土地的主要管理者,需求者是協助者,同時也是自身技藝的探索者與實踐者,合作項目會因為整體合作的對象工作性質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創造模式,比如說需求者中有藥草師,就能利用農夫種植的植物,完整農夫與其他需求者的生理健康。或是需求者中有木作的天才,而他也會寫程式,就能利用木作創造動力式機械,協助所有需求者改善環境。
整體而言,這個項目的需求者能力愈多樣,愈能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完成項目所需的條件。
在需求者鼎力幫助下,農夫擁有多餘的時間,就能夠做更多有利於農事的事情,比如:研發使作物無須管理便能自己長大的方法、找到同時兼顧地景與產量的種植順序、找到能利用野生動物的習性協助收成的方法。
在這個例子裡,其他人樂得輕鬆,把農事交給農夫研究,而農夫也能因為他人的幫助,專注地進行研究。
如果把「擁有能足夠吃上一年又一年的蔬果」當作核心項目,需求者們運用彼此的能力(建築、藥草、資材的蒐集)在周圍建立居所,仰賴農夫的辛勞發展自己的長才,一個小型的生態村就完成了。
當然還有其他合作的例子,比如仰賴農夫的知識,先建造一個農園,接著由農夫指導其他人建立自己的小菜園。
他們不必學習新知,一切由農夫傳遞,菜園有什麼問題都能問農夫,而為了仰賴農夫腦內的知識,需求者要讓農夫衣食無虞,好讓他能專注於此。
比如為農夫提供縫製好的衣服、農具的製作與維修等等生存需要的東西。
飲食無虞了,才有餘力發展其他的項目,因此在不需要金錢的交易模式裡,農夫會是最熱門的合作對象(尤其是知道怎麼產出高品質蔬果的),因為沒有人不需要食物。
再舉個例子。
一位吉他手深知自己的職業無法直接對人有益處,他決定組織團隊將從樹木那得到的永恆知識變成歌舞劇,傳遞給所有人。
他將項目放到網路上,對這個項目有興趣的人開始集結,音樂人、編劇、提供樂器的、提供場地的、協助宣傳的、編舞的、合音的、臨時演員,以及為所有項目的合作夥伴提供餐食的人,所有人為了這項目能夠傳遞的知識努力著。
一場由眾人合合的演出開演了,獲得滿堂彩......
收看演出的人獲得了知識,他們用自己的技藝協助演出的人生活所需,讓他們能夠下一次舉辦,或是到遙遠且需要他們的地方......
運用的方式很多,但切記兩個原則:傾注,以及這項目能夠幫助到更多生命的話,那就去做。
並且不要忘記,所有人都是共同目標的執行者,在這個大項目內,傾注能使彼此獲利的措施,以利發展長才,使生命永存,使所有生命的願望得以實現。
未來可的發展方向:
1. 將現有產業轉化成與共同目標相符的措施
2. 清理環境中的垃圾轉變為可回收的資源
3. 使不同宗教、思想、價值觀的人們,為共同目標努力(這點會在講教育的文章內詳述)
三、結語:
阿納絲塔夏讓我們知道我們正身處於反智的時空,而我的目的,是將其倒反過來。世界上已知的產業不必消失,世界上失敗的文明也不必反對,只要在創造時思考並堅守共同目標,一定能創造出永恆與永續的景致,使曾經的思想以永恆的方式再現,每個人的靈魂將散發光輝,成為自己真正想要的模樣。
這需要所有人認同並共同完成,不用金錢的交易模式,才會變成永恆對所有人有益處的定命。
我現在在做的事情,樹沒辦法幫我,因為這已經超越了祂們的極限,祂們只能記錄,無法開創,當你發現樹無法做任何建議的時候,表示你正在創造一條全新的,通往永恆的路。
在走上自己的路前,樹木們能夠傾注一切幫助你,在那之後,前方並非孤單,因為接下來,你需要開口,邀請所有人幫助你完成這份能幫助所有生命的願望。
所以在這裡,我想做一個小小的實驗。
我在這裡放上QR cord,這是我們為了建設農園開設的Linepay。
如果看完這篇文章的你,覺得內容敘述的項目是值得發展並在世界上誕生的,請傾注資源給我。
我需要資源、機會與生活費,比如合作機會、演講、舉辦活動的場地,而生活費,能夠使我專注地思考倒轉體制所需要的生活模式設計細節(附帶一提,我的生存費一個月大約兩萬,目前是坐吃山空的狀態)。
現在你們還不會收到回報,但等到細節完備,能夠受益的,會是包含你們在內的所有人。
雖然沒有人幫我的話,我也能完成,只是進度會慢很多(因為我要先解決我的生存)。
會不會有人喜歡我的計畫呢?會不會有人幫我呢?我不知道,我只是希望這份我想看到的未來,也是別人會希望看到的。
就這樣而已。
(如欲贊助,請協助填寫
共創未來的人們表單,雖然現在還無法回饋太多,未來有能力必鼎力相助)